燃文小说 - 经典小说 - 穿成薄情书生郎在线阅读 - 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112节

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112节

    “就是,他好好当一个修撰就好了,没事想什么点子,真是伤风败俗,身为读书人怎么能和乞丐沦为一伍。”

    有些官员议论纷纷,要是柳应渠在他们面前,他们就能指着柳应渠的鼻尖骂得他狗血淋头。

    “别说是小乞丐了,有些人还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救济院里听课,自己带着饭盒去听课……”

    在内阁之内王和明拱手:“陛下,柳修撰这事是自愿参加,这是大大的好事,很多读书人以后是要做官的,让他们教乞丐,也是了解民情,为民做事。”

    这事立马引起了昭烈帝的注意,他心中感叹,柳应渠不愧是他看重的人,然后立马给柳应渠撑腰,下了一道旨意表扬柳应渠包括和他一起在救济院教书的书生们。

    “他们的名字去找柳应渠要过来。”

    庞全很快就回来了,昭烈帝把这道旨意发下去。

    皇帝的支持和圣旨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,直接引爆了整个读书人群体。

    谁读书不是为了做官,得到皇帝青睐,现在皇帝下场支持柳应渠的行动,还把和他一起的读书人稍上了,这不是在皇帝面前混了一个脸熟。什么名气能有让皇帝下到圣旨的名字大,他们的名字在圣旨上啊!

    这估计能说上七八辈子了,还能祖孙代代相传。

    你们祖父哈,以前也是上过圣旨的人,还是表扬呢。

    这旨意一出,朝中有意见的官员们哑口无言,心里泛着nongnong的酸意,像是吃了十斤柠檬一样。

    这柳应渠凭什么让陛下这么维护他,他才进来翰林院几个月,以后待久了那还了得。

    这升官不是坐鸟一样嗖的一声往上冲。

    酸死了。

    “柳修撰还是沈大人的亲戚吧,还是关系很亲的那种?”一个官员不确定的说。

    这么一说他们就想起来了,这柳应渠的夫郎是沈忧的亲外甥,要是柳应渠在翰林院待满了三年,或许不用三年他就能和沈忧联手了。

    这朝廷上还有他们这些勤勤恳恳,老老实实的官员存在吗?!

    “柳修撰有什么……那啥没?”一个官员说道。

    柳应渠有没有黑料。

    找,他们不相信这人就没有黑料!柳应渠怎么可能是清清白白的!

    皇帝旨意传到救济院的时候,范义还在救济院里教书,他是京城本地人,家中也有人在朝中当官。

    他看着救济院的五十几个人变成了一百个人,然后还在变多……嗯,他们自带了饭盒。

    “圣旨到!”太监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天际。

    范义哆哆嗦嗦的跪下去。不会是要被骂吧,范义后背发凉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……”

    表扬?是表扬啊。那没事了。

    范义拿着圣旨反应过来,心中一阵狂喜。

    他的名字让陛下知道了,陛下还下旨夸他,瞧他的名字在前面,范义眼珠子已经粘上去了,一点也不想移开。

    太监等了好久没等来打赏,然后不耐烦的看向范义,结果差点把他吓得跳起来。

    范义拿着圣旨笑着无声的落泪。

    太监:“……”溜了溜了。

    这道圣旨的影响力还在不断的扩散,在周边的郡城得到消息后,读书人疯了,他们疯着要去给人上课,还自带干粮去。

    柳应渠摸完鱼,偷偷的从袖子拿出一张饼来吃。

    他一边吃一边看书。这几日收到了刘夫子和云夫子的信,对于这两位恩师,柳应渠还是很尊重的。

    刘夫子先是在信中表达了对他的关心,吹了一会三元及第,柳应渠直接跳过看见一个“但是”,他的心才落地了。

    在历史中的状元也有落得不好的,你在朝中要小心谨慎,不要强出风头,风头太盛,容易折腰。虽然为师不觉得你有什么风头。

    但还是要小心,你大师兄院试考完就被一个老鬼忽悠去军营了,你以后有机会还是去看看你大师兄,为师还是念着你们两个的。

    对了,你在我这做的试卷哈,我卖给书店的人了。

    柳应渠无话可说,熟悉的热血上头的感觉又来了。

    他面无表情的打开云夫子的信封,云夫子的风格很严谨,先是恭喜他就一句话,然后嘱咐他不要放下书,不要骄傲自满,踏踏实实的升官,从六品还是有点低了。

    柳应渠叹口气,他只是觉得从六品的薪水有点低,才二十九两银子。

    昨日老婆给他买了一块玉要了三千两银子。

    先混着吧。他是混子。

    “柳兄,大事不好了!”颜台慌慌张张的跑进来。

    “颜兄,出什么事了?”柳应渠放下国史,心中有些疑惑。

    “柳兄,沈大人下昭狱了,听说江南的贪污案就是沈大人犯下的,陛下大怒直接把沈大人革职查办。这事还牵扯到其他两位重臣,现在三个人都下了昭狱。”颜台快速的把话说完。

    柳应渠脑子转动起来,在原著中舅舅也是江南的贪污案,三百万两银子消失不见了,结果在沈忧的府上找到了三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这次怎么还会这样,这事不是已经过去了。除非……除非是舅舅自愿的。

    “剩下两位重臣是谁?!”

    “江卓大人,齐京大人。”颜台想了想。

    对了,这两位大臣,在原著中舅舅只带走了一位江卓,现在连着带走了齐京。

    以一带二。

    柳应渠冷静下来,这事没有翻案,只能把江南的案子查清楚才行,那么舅舅是要流放三千里,在路上就被人刺杀了,这就是原著的结局。

    “今日是不是户部给陛下汇报账的日子?”

    “对,我刚才还看见户部尚书带着人去了盘龙殿。”颜台很佩服柳应渠现在也这么冷静,他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粗盐改造能给户部赚多少银子?柳应渠起身坐在桌子上想了想,粗盐改造在京城中已经初见成效,柳应渠下值后发现傍晚的时候就有人买盐,尽管每次都买得很少但也比以前好多了。

    京城中各大酒楼里也换上了精盐。

    柳应渠从国史中抽出一张图纸,这是他从青国离开后就在画的图纸,总有一些想法对不上。

    这是强弩,柳应渠画的强弩可以连续十连发,戴在手上很轻巧,要是涂上毒威力更大。一只短箭可以刺穿两个人的喉咙,极大的节省了时间,提高了攻击性。

    在夜晚刺杀和突击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利器。

    他没去想其他的,低头认真的继续画图纸,脑海里进入了高度的运转,手上落笔不断。

    画毁了十张纸,柳应渠游走在国史馆,在某一本国史中简单的提到过强弩,不多但现在可能会给他更多的启发。

    他对国史馆的框架结构和书本的摆放如数家珍,很快柳应渠就在茫茫国史中找到了那本书。

    在外面翰林院里也听说了沈忧的这件事,他们纷纷称奇,心里有些恐惧和愤怒。

    “三百万两银子,沈忧也太贪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江卓和齐京也不是好东西!”

    江卓是内阁中的次辅,相当于是大昭的副宰相,齐京是江南郡的转运使掌握江南郡的钱粮。

    他们三个人合伙吞下了江南的六百万,导致很多流民饿死在路上,这桩贪污案震惊整个朝野。

    一个副宰相,一个阁老,一个转运使三个人竟然把江南的流民当成了踏脚板,多数流民饿死在路上,江南每年的税收上来是最少的。

    可江南有水米之乡的美称,就是这么一个环境优越的地方还有流民和贼寇逃窜,每年还要京城给银子去赈灾。

    六百万的银子,这相当于是大昭半年的税收,这还是要在大昭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半年六百万的银子。

    在沈忧府上发现了三百万,还有五十万在副宰相江卓府上,齐京的房子在江南郡,现在已经派人去江南搜查他的房屋。

    “这是畜生才能做出的事!”

    “沈忧,江卓,齐京这三个人必须以死谢罪!”

    朝臣们在吵,内阁里也在吵,和沈忧关系好的王和明没说话,只要在大臣们说到杀了他们三个人时,王和明这才抬起头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不可,这事还未定性,臣认为还需要再商定。”

    “王大人你和沈忧的关系是好,但这是国家大事还请王大人不要带私人情绪,沈忧自己已经承认了,王大人还要为这个jian臣狡辩吗?”内阁大臣咄咄逼人。

    昭烈帝也认为沈忧不会做出这样的事,下昭狱已经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。江南的贪污案太大了,昭烈帝怕兜不住,他目光一沉,看向了站在内阁最前面的温得儒。

    “吵吵吵,你们当内阁是菜市口?!”

    内阁朝臣们憋红了脸。

    庞全战战兢兢的从外面走进来:“陛下户部尚书求见,这季的财政要算一算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进来。”昭烈帝对户部尚书看顺眼了一点。

    “臣参见陛下。臣和户部的官员通宵计算,终于算出来了,户部这季的收入比之前多了三成!其中有三成来自粗盐改造的收入。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解释道:“臣等把盐分成三等,最次等的盐价格降低,薄利多销,其余两等盐也有很多人买。”

    赚钱的活,工部改造技术,户部去销售,虽然工部最近很讨厌但这事做得户部很满意。

    昭烈帝听了这话面色一缓:“很好。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呈上账本,昭烈帝翻开了一下确实比之前高了三成。

    “天佑大昭!天佑陛下!”户部尚书不怕死的拍了个马屁。

    昭烈帝懒得跟他计较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退下后,内阁大臣们再次吵了起来。

    大臣激动道:“这是死罪!要是不是死罪!何以向天下黎民交代!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陛下,柳修撰求见!”庞全再次打断了内阁的争吵,顿时有些大臣看这个死太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庞全哭丧着脸。

    昭烈帝目光深沉,瘫在椅子上坐直了身子:“传!”

    --